朔城区地处黄土高原,位于桑干河断陷盆地西南端,总面积1793平方公里。境内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6.4℃,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无霜期120天左右。我区自然地质环境脆弱,矿业开发活动频繁,加之铁路、公路、城镇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加重了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如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水源枯竭、地下水污染等,己经影响到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搞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2013年度降水与地震趋势预测及重点防范期
(一)降水趋势预报
据市气象部门资料,2013年我市总降水量预计为406—439毫米,与历年均值比较属略多,气温偏高。今年夏季降水预计245-280毫米,与历年同期均值比较属略多,气温略高,灾害性天气接近常年。5月份,预计降水量为35毫米左右,与历年同期均值比较,属略多,气温略高;6月份,预计降水量为50—55毫米,属略少,气温略低;7月份,预计降水量为90-105毫米,属略多,气温略高;8月份,预计降水量为105—120毫米,属略多,气温略高;9月份,预计降水量为65毫米左右,属偏多,气温略低;10月份,预计降水量为20—25毫米左右,属略多,气温略高。今年第一场30mm以上降水预计出现在8月上旬。
(二)地震趋势预报
山西是我国历史上地震活动较多的一个省份。由于地震强度大,频度高,震源浅,破坏性大,曾经造成严重损失。预测在未来15年内,还可能会发生6级左右的地震,烈度可能达Ⅶ—Ⅷ度,需要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
(三)重点防范期
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4月份的冻融期和6—9月份的主汛期。在冬末春始的时侯要预防地面塌陷、黄土崩塌;在汛期时要重点预防滑坡、泥石流等汛期地质灾害。
二、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易发地区
我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存在不稳定斜坡隐患,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的地区主要有南榆林乡的王化庄村、大莲花村、陈家窑村;下团堡乡的全武营村;小平易乡的东赵家口村、林家口村;神头镇的毛道村;沙塄河乡的前圪塔峰村;朔利公路部分路段。特别要防范铁路、公路穿过山区人工切坡的地段;桑干河断陷盆地与山间盆地的边缘;恢河、元子河、马关河等河流流经的峡谷段与阶地;仓房坪—小北岔一带、洪涛山沿线等集中开采石灰岩矿区及人工开山取土地点。
容易发生泥石流的重点地区是位于山前谷口的村庄和矿区。神头镇的大夫庄村;沙塄河乡的上石碣峪村;南榆林乡的陈家窑村、王化庄村、大莲花村、东洼村、保全庄村;下团堡乡的西沙河煤矿等为重点防范地区。泥石流活动具有周期复活性的特点,当松散固体物补给快,并且有充足的水源时,泥石流往往在同一地区反复发生,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泥石流的发生。
在我区,危害最大的是采空塌陷和地裂缝。下团堡乡的白家窑村、上磨石沟村、下磨石沟村、峙峪村、全武营村、下窑村、刘家口村、沙涧村;沙塄河乡的郝家沟村、上石碣峪村、扒齿沟村;小平易乡的东、西赵家口村、梁坡村、刘家窑村、林家口村、旧杨涧村等村庄以及所有煤矿、耐火粘土矿的矿区所在地都是采空塌陷预防的重点。特别是在汛期应注意因暴雨、山洪而触发的采空区地裂缝、地面塌陷或地上水沿裂缝灌入井下而造成的突发性灾害。
上述村庄和矿区除注意预防由于采矿引起的塌陷、裂缝、山体崩塌、滑坡等灾害外,还应注意预防煤矸石、弃渣等固体松散堆积物在汛期引发泥石流,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受采矿影响的山区,更应密切注意,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新设立的矿山企业,采矿权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采矿方法和技术规范施工,根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落实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和降低其危害。老矿山企业要对矿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并进行有效的监测,制定防灾预案,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主要交通干线、库区和城镇的防灾重点
平朔露天矿铁路专用线刘家口村边南部铁路段,要重点预防矿山采空业已形成的地裂缝,在汛期突遇暴雨而形成边山土体下滑冲击毁坏铁路。其它交通干线经过矿区或穿越边山峪口的地段,注意防范采空塌陷、地面下沉以及泥石流、滑坡与崩塌等地质灾害。朔只公路小北岔、井儿上、儿女山、黄土坡附近,利民至暖崖段梁家窑附近,神木铁路张蔡庄、冯庄附近要加强防范。
预防东榆林、太平窑、沙塄河水库和主要河流(七里河、恢河、黄水河、元子河)及各大干渠下游和沿岸村庄、地面设施的安全,防止汛期马关河、腊壑口洪水决堤冲毁村庄和地面设施,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要合理控制诸如市区、神头电厂、平朔露天矿生活区等厂矿企业、人口密集区域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预防因超采地下水使水位下降加剧地面下沉,破坏地面建筑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四、防治措施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各负其责、责任单位具体实施的管理体制。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严格落实责任,做到层层有人抓,各有关责任部门要按责任分工加大监管力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工作到位,做到监管不留真空、防治不留死角。
(一)抓机构,促落实,健全防灾体系。
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为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力度,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体系,搞好我区2013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区政府调整了朔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李 杰(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副组长:富 锦(区政府办副主任)
赵彦春(朔城国土分局局长)
成 员:赵向诚(朔城公安分局局长)
贾文俊(区发改局局长)
黄立新(区民政局局长)
周庆山(区财政局局长)
卢 勇(区住建局局长)
刘志秀(区交通局局长)
尚清世(区水利局局长)
闫泽亮(区教育局局长)
王大海(区环保局局长)
洪占银(区煤炭局局长)
雷在祯(区安监局局长)
赵利峰(区气象局局长)
午新元(区地震局局长)
庞世勇(朔城国土分局副局长)
常 科 (神头镇镇长)
赵斌山 (小平易乡乡长)
谭 雄 (下团堡乡乡长)
张权喜 (沙塄河乡乡长)
罗玺平 (利民镇镇长)
刘晓东 (窑子头乡乡长)
齐宏亮 (南榆林乡乡长)
王国文 (张蔡庄乡乡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朔州市国土资源局朔城分局,办公室主任:赵彦春(兼)。值班电话:0349--2038615、2089217
(二)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反应能力,做好现场救助和技术指导。
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地质灾害,区政府将紧急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要尽快组织力量,及时赶赴出事现场,快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对灾害进行调查并提出勘查、治理方面的指导性意见,督促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做好灾害善后处理事宜。
(三)切实加强汛前地质灾害巡查、调查和汛期防灾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村民委员会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工作。朔城国土分局要会同住建、水利、交通、教育、煤炭、安监等相关部门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点的排查工作,要制定和落实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地质灾害月报等制度,加强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力度,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点落实,包括监测预防、预警信号、应急抢险和人员财产转移路线等,防灾责任要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单位,确定具体的监测负责人和监测人,形成畅通稳定的监测、预报工作网络。有关责任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直到监测点要建立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并设立值班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全区监测网络信息畅通。
(四)发挥整体效益,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要通力合作,协作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继续强化目标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领导组成员要各司其责,在地质灾害发生后,快速进行抢险救灾,做好组织落实工作,根据部门本身职能,及时报告,及时组织。道路交通的疏通、战略物资的运输、临时救助的实施、社会治安的维护、气象预报等都要及时到位。
(五)努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从2004年起,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分别与各级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注意收听收看预报节目,积极提供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规范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程序,切实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六)努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宣传工作。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附近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加快建立和充分发挥地质环境监测站的职能作用,建立应急抢险机制,及时指导基层防灾减灾。
(七)提高业务素质,培训监测人员。
区国土资源部门要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业务水平,掌握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要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争做到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职能化、科学化、规范化。
(八)加大投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资金。
各级、各部门要安排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调(勘)查、宣传、群测群防网络建设、预警体系建设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抢险救灾等防治工作。要配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监测设备等,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费用,直接危及铁路、公路、水利、市政、电力、通讯等设施和学校、旅游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由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负责。
地质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做好监测、预报、预防、抢险、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