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2227号)工作要求,推进我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提供有力气象保障。

发展目标2025年,建成较好满足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基本达到重点区域气象监测全覆盖,气象精密监测能力明显提高,气象预警信号细化到乡镇(街道)和具体影响区域,气象服务保障对防灾减灾救灾作用明显增强。到2035年,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气象保障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实力力争走在全市前列。

    二、工作任务

(一)筑牢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1.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多员合一”的信息员队伍。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原则政府要加强对气象相关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将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等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安全考核体系、综合执法检查体系全面落实气象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成果应用,发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对区域内国土空间开发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气象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完善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机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气象信息再传播机制,推动农村应急广播在预警信息发布中的应用消除预警信息接收“盲区”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精准度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朔城区气象监测站网布局,对气象灾害敏感区、易发区、高影响区提高气象监测能力。对8套设备老化的区域气象站进行升级改造;在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点和监测盲区新建5套气象观测站;新增1套生态气象观测站、1套便携式气象站和1套便携式土壤水分监测仪;在位于枢纽位置的乡镇增建称重式固态降水观测站4套。积极发展城区自动气象站和志愿气象站建设,构建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拓展延伸生态气象、交通气象等业务领域,提高强对流、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测水平。建立完善精细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加强朔城区复杂地形及下垫面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完善本地预报误差订正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极端暴雨、局地突发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提前量。健全分灾种、分区域、分时段、分强度、分影响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城乡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完善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络,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推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靶向发布能力和偏远山区覆盖面,实现预警信息进村入户、精准到人。(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朔城区融媒体中心、中国移动朔城分公司、中国联通朔城分公司、中国电信朔城分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提高精细气象服务水平。围绕朔城区政府“三区一高地”建设目标,推进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科学分析决策气象服务需求,按需提供差异化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游购娱学康等多元化气象服务需求,提升气象服务融入公众智慧生活的能力,实现气象预警、气象预报、气象实况、生活气象指数产品等精准高效主动推送。发展基于场景、基于影响的气象服务技术,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产品。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应急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二)强化气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

5.强化粮食安全气象支撑。面向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开展智能精准的“直通式”服务。组织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推进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推广并不断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实施“特”“优”农业气象服务工程,加强本地农产品胡麻、枸杞、玫瑰、藜麦、圣女果、彩椒、水稻、中药材等的特色气象服务,打造1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打造“气候好产品”等气候标志品牌。(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6.专业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健全相关政策制度,促进和规范气象产业有序发展。推进能源、交通、生态、旅游等重点领域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纳入相关建设规划统筹布局。实施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行动,推动气象信息融入交通应急处置体系,提升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文旅、气象信息共享,推动气象信息接入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旅游景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围绕建设“塞上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服务,提升文化旅游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助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集约发展面向流域水文、自然资源、林业、卫生、能源等行业用户定量精细的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建立朔城区暴雨强度公式,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防洪排涝、交通出行等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保障。(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交通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卫体局、区能源局)

7.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保障体系,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制度,形成保障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设1个气象科普基地在气象灾害易发区所属乡镇建设1个气象防灾减灾宣传点,提升全民防灾避灾救灾能力。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加强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建设,推进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融媒体中心、区科学技术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8.提升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强化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服务。持续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成果,强化部门联动会商机制,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气象能力。加强生态系统安全气象风险预警,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沙尘暴、有害生物等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能力。开展大气环境、地表植被、流域生态、城区发展等生态环境质量评估(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应急管理局)

(三)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能力

9.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对人影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协调机制,形成省市区组织完善、协作有力、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强化与市、周边县(区)区域、部门、军地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统筹集约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联动机制。强化作业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专业作业队伍。区政府要加强工作统筹和调度指挥,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完善应急预案,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必需的人员、资金和基础保障。(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0.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升级改造现有人影装备,推进作业站点安全等级提升,建设1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力争打造成标准化示范基地。完善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模式,开展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大活动保障、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公安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增强气象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力

11.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省、市气象科技发展规划,聚焦重点领域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围绕气象灾害防御、生态气象保障、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开放合作,推动气象行业内、部门间、气象与相关行业间的技术、平台、人才和项目合作交流,加强核心技术应用。(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科学技术局)

12.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加大优秀年轻干部横向、纵向交流力度,提高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将气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纳入人才计划,落实人才支持和引才奖补政策,提升朔城区对气象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分类引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气象、信息类专业技术人员。构建结合合理的气象人才梯队,打造政治和业务双过硬的高水平气象干部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区气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委人才办)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区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内容,切实解决气象发展、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和用地等关键问题协调保障气象设施探测环境保护规划落实,强化督促检查。

(二)完善联动机制气象局牵头抓总,政府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履行责任,建立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细化各项政策措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沟通合作,着力解决影响制约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形成工作合力。气象局要加强与区政府各部门的合作,牵头建立协同

配合的实施保障机制,加强对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督促检查。

(三)加强政策支持坚持和完善气象部门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将发展气象事业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纳入政府相关规划和预算。加大对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支持保障力度。落实气象部门职工依规足额享受当地政策,并建立健全稳定的气象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机制,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加强气象法治建设。依法加强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雷电防护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强化气象标准制修订和宣贯应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举措,优化气象行政审批流程,推进防雷和升放气球等气象领域执法事项纳入联合执法范围。充分发挥气象法律法规对气象事业规划的政策支持作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氛围。





朔州市朔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1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图解《朔州市朔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