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志愿服务站点均设置应急医用箱、便民工具、饮用水、爱心雨伞、针线包、充电设备、轮椅、老花镜、书报架等服务项目和设备,让市民可以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获得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被评为省级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位置在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楼,承担“志愿者注册认证、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队伍的组建、志愿服务内容供需对接”等功能。提供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并且通过线上平台“文明朔城”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工作模式,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真正成为群众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开心的精神家园。
南城街道老城中心社区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南城街道老城中心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自建立以来,大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开展“3·5学雷锋”“12·5国际志愿者日”“普及养生知识 共享健康生活”“捏寒燕 知传统 学民俗”亲子面塑活动未配对的括号或引号!等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舞蹈、唱歌志愿服务培训,打造出“老城新时代艺术团”文艺文化志愿服务队,有效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建设。
走进崇福寺,映入眼帘的就是崇福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服务站为来往游客提供免费喝水、应急药品、雨伞、充电宝、针线包等物品都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还为游客免费提供母婴室服务,为游客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台上还摆放着《市民文明手册》《志愿服务手册》以及《学雷锋志愿服务台账》,将志愿者姓名、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等记录得清清楚楚。
神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神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根据乡镇特色打造“乡村记忆馆”,通过一件件老物件重拾农村记忆,传承民俗文化,并定期开展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雷锋精神”有了“民俗特色”。神头镇东神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组建书法书画志愿服务队,每年春节前夕为孤寡老人写春联送春联,并定期开展书法书画作品展示,将神头镇的村容村貌以书画形式呈现,并长期吸纳村落书法书画爱好者及中小学生,培训书法书画课程,浓厚了村民的文化氛围。
朔城区政务服务中心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朔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始终坚持“有温度“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紧密结合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和特点,注重机制建立,探索志愿者队伍发展模式,以完善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及制度建设,推动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激励员工积极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不断吸收外部志愿者加入,推动“学雷锋“志愿活动常态化。同时,政务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还配备了便民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失物招领、免费饮水、证照复印等志愿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便利。大厅每天每层还配备一名志愿服务人员,身穿志愿者马甲,在柜台外主动对接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提供窗口业务咨询引导和帮办代办等服务。当窗口办事的群众较多时,志愿服务人员及时疏导群众,为中心大厅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办事环境。
在此基础上,政务服务中心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参加“文明交通劝导““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系列活动300余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是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延伸,通过在居民区、市民集中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能够有效地建立群众参与、活动形式多样、机制体制健全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在全区形成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的浓郁氛围,并且建立常态化的志愿者队伍,如:理论宣讲、扶贫济困、科技科普、环保卫士、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队;打造“弘扬志愿精神,打造宣讲品牌”“心肺复苏进万家健康工程”“心灵守护 志愿同行”“‘七彩假期’公益助学”“精准支教 助力出彩”等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全天候开放、全周期服务、全人群关爱,着力推动党群服务圈、文明实践圈与社区生活圈融合发展,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